健康養生
當前位置: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
健康養生
艾條溫和灸讓手腳不再涼
作者:南陽藥益寶 添加時間:2015-03-11 17:27:54 瀏覽:

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女性一到秋冬季節,天氣冷時就會手腳冰涼,這就是俗稱的“冷底”或是“寒底”,又可稱為“冷寒癥”。手腳冰涼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,會導致患者精神不佳、身體畏寒、冬季手腳凍傷及女性月經減少、月經不調,甚至不孕等癥狀。西醫對此沒有理想的治法,多是對癥處理。
中醫認為,手腳冰涼是一種“閉證”,“閉”即不通。先天之腎需要后天脾胃的滋養,后天脾胃需要先天之腎的溫煦;肝者,其華在爪,主疏泄,具有疏通、條達、升發、暢泄的功能。如果這一生理功能不協調,就會出現脾腎陽虛,氣血運行不暢,不能溫煦四肢百骸而出現手腳冰涼之癥。對于手腳冰涼,治宜滋補肝腎、溫中健脾。
臨床上,筆者常取關元、氣沖、足三里、涌泉等穴位。令患者取舒適體位,并充分暴露所選穴位,術者一手拇食中三指如持筆寫字狀拿灸用純艾條,使艾條與穴位局部皮膚成45度角,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,使其與穴位處皮膚距離約一寸,以患者自覺穴位局部溫熱、術者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為原則分別于關元、氣沖、足三里、涌泉各灸15~20分鐘。除關元穴每天必選外,氣沖、足三里、涌泉每天取一側,左右側交替施灸。每日一次,20次為一個療程。
按:關元穴為任脈與足太陰脾經、足少陰腎經、足厥陰肝經的交會穴,三焦元氣所發處,聯系命門真陽,為陰中之陽穴,它是補益全身元氣的要穴,有補攝下焦元氣,扶助機體元陰元陽的功效。氣沖穴又名氣街,屬于足陽明胃經穴,位于人體腹股溝稍上方,在臍中下5寸,距前正中線2寸,有促進腿部血液循環、溫暖手足等功效。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,又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,具有理上中下三焦、調節機體免疫力、補中益氣、通經活絡等作用。涌泉穴為十二井穴中位置最低,又是唯一具有補益功效的穴位,灸之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、強筋壯骨,還可以引虛火下潛,防止因灸“上火”。
在艾條溫和灸的同時,患者平時如能注意多進行戶外運動,不穿太緊的衣服,多食具有行氣、活血、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,則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。
標簽: 艾灸養生
上一篇:常見病家庭艾灸取穴指南——頸椎,腰椎,外科
下一篇:初識艾條艾灸養生
